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 计划总结

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2-07 字体:[ ]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提高财政保障经济建设和民生供给的能力,各项工作取得较好进展。 

一、2016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财政收入组织

2016年,国务院决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同时,实施增值税收入划分改革,将一般增值税收入分成比例由75:25调整为50:50,将原营业税和改征增值税收入100%留地方改为上划50%给中央。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多项降税降费减负措施。受以上因素影响,我市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呈下降态势。根据实际情况,提请人大常委会调整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至570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完成590亿元,占调整预算(以下简称预算)的103.5%,同口径增长0.5%。

(二)积极谋划发展举措

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了2016年“稳增长”政策及新一轮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支持企业发展政策,兑现奖补4.51亿元。进一步改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设立南通陆海统筹发展基金,首期出资20亿元,力争五年内基金总规模达300亿元,重点设立江海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招商江海产业发展基金等三支二级基金,实现财政资金“拨改投”、“小转大”、“散变聚”、“粗成精”的转变。主动做好政银对接,保障重点融资项目资金落地,今年以来国开、农发、进出口、邮储银行累计投放贷款337亿元;其中棚改四期项目获批120亿元,为农发行单笔棚改贷全国最大单。成功设立我市第二支城市发展基金——总规模40亿元的南通城建投资发展基金,已募集到位14亿元。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创新产品的作用,“创业贷”、“助保贷”、科技“资金池”三大金融产品余额23亿元,为628户企业解决融资难题。顺利完成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工作,落实有关降税降费减负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水平。        

(三)努力保障重点建设

  筹措近100亿元保障重点城建项目建设,为铁路西站配套路网系统、市区快速路网建设、“三城同创”等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政策倾斜和专项资金补助,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30亿元的融资需求。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71亿元,比去年增加56亿元,有效缓解全市重大项目、区域发展的资金周转及偿债压力。今年以来,在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下,加强资金统筹,谋划全局发展,全力保障了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将达76%。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办好十方面49项实事项目,市本级共安排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12.3亿元,增长18.3%;牵头研究起草市区医养融合建设意见,推进分级诊疗机制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市民开放,推进市体育博物馆布展更新、启秀中学扩建等重点文化教育工程建设;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创新绿化建管机制。

  (四)全面深化财税改革

根据财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要求,深化改革、优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推进透明预算制度建设,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强化政府债务监管,研究草拟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严控规模,落实责任。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加大财政债权清收力度。形成新一轮市区城建体制方案,进一步明晰两级财权、事权。加强公务用车经费管理,从紧控制接待标准、会议开支。规范非部门预算资金管理,实现财政性资金监管全覆盖。财政监督约谈提醒制度被评为南通市2015-2016年度反腐倡廉“好制度”。完成市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加大政府闲置资产盘活力度,资产管理经验被全省推广。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连续四年被省财政厅评为“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二、2017年工作思路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全面谋划和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我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其系列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好上又好、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精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财税制度保障。

   (一)保运转,增强收支平衡能力

在收入组织方面,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密切关注财政收入动态,主动与全省兄弟市、国地税、县(市)区加强联系与沟通,加强收入进度监测分析,研究我市财政收入预期目标;研究分析“营改增”政策影响,加强外地企业在我市提供建筑服务税源管理,用好用足营改增“就地预缴、机构所在地申报”的政策,提高外地建筑企业及本地建筑总部企业在我市申报税额的比重。在支出执行方面,改革财政预算编制“基数法”及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偏差较大“两张皮”的现状,革除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弊端,进一步提升预算安排的准确性、合理性。强化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检查和评价,形成以支出绩效为导向、以精准安排为基础、以检查监督为手段的预算管理机制。

   (二)促发展,提升宏观调控水平

进一步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完善积极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研究2017年稳增长政策;围绕“3+3+N”产业体系,落实新一轮扶持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在关键领域的引导作用。二是推进产业基金高效运作。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基金及其子基金的运作机制、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推进基金的实质性运作,聚焦资源推动我市重点项目的有效投入。加强投后管理,强化对基金的绩效管理和定期监督,推进基金稳步健康发展。三是创新创优财政金融产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动,提升财政金融创新产品运作水平。综合运用PPP、政策性银行贷款、银团贷款、基金、企业债等方式,为轨道交通、中央创新区、“三城同创”、五山及沿江开发等重点建设项目争取长期、低成本融资支持。继续发挥“创业贷”、“助保贷”、科技“资金池”的积极作用,缓解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探索开展融资担保风险分担试点,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四是加强国有资本监督管理。依照《南通市市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的收益收缴。完善国有企业财政管理机制,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跟踪,提高预算安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探索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三)惠民生,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的占比,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力争达到77%。继续推进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融资足额到位,落实市级激励政策和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监管。着重支持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保障重大赛事活动。创新绿化建管机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市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政策。

(四)强管理,构建现代财政体系

一是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全口径预算管理体系,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机制。清理政府购买劳务人员,规范政府购买劳务标准。建立统一的预决算信息公开平台,进一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二是严格债务监管。根据新出台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严格举债程序,规范举债行为。研究建立市区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定期统计分析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全市政府债务情况,对规模增长较快的地区实行预警,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三是优化管理体系。通过完善流程设计、强化节点控制,使制度运行更加合理精确,政策兑现更加简单便民,资金拨付更加高效有效,提高服务能力。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结果,做好闲置资产的有偿转让、置换、公开拍卖和出租;管好用好存量资产,杜绝损失浪费,充分发挥政府资产使用效益。四是强化监督绩效。围绕收入、支出、内部和会计监督四大工作格局,创新监督方式,突出监督重点,提高监督成效。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检查和评价,重点核查预算编制与执行的一致性以及支出的合规性,开展政府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的全过程绩效评估跟踪,构建财政监督绩效长效运行机制。